English

结肠炎的危害与防治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七系外科教授 王飙
1998-12-04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本文所指的结肠炎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直肠、结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疾病。

本病的发病年龄以20-40岁之间多见。起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

一、结肠炎的发病原因

结肠炎的病因尚未确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自身免疫学说:此学说是近年受到基本肯定的观点。但启动自身免疫的具体因素和环节尚未完全阐明。由于在此类病人血清中检测出非特异性抗结肠粘膜抗体,提示此类病人存在自身免疫。

2、感染:有人提出与感染有关,但在本病的急慢性期均未检出任何病原微生物,也无传染的迹象,故认为痢疾杆菌和溶组织阿米巴只是发病的启动因素。

3、变态反应:有些人因对某些物质,如牛奶等过敏而诱发。停饮牛奶后好转,脱敏后则不再发病。治疗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均支持本病与变态反应有关。

4、神经精神因素:有人发现本病的发病和加剧与精神创伤,情绪紧张或过度疲劳有关,故认为本病与神经因素有关。

5、遗传因素:遗传可能是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系统的家系研究提示5%-15%患者的亲属也有本病,提示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病中可能占有一定地位。

中医将此病分为“泄泻”、“痢疾”、“便血”、“肠风”或“脏毒”范畴。认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温邪。温伤于下,病位始于大肠,与脾胃关系密切,久病多及肝肾。病情可由实症渐转化为虚症。即由脾胃虚弱转化为脾肾两虚症,属胃肠病中的疑难病之一。

二、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可分为肠道症状,全身症状和肠道外症状

1、肠道症状

(1)腹泻,是本病主要症状,也是常见首发症。常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轻者每天2-5次,重者20—30次。常见晨间腹泻及餐后泻,个别病人早期呈腹泻与便秘交替。

(2)腹痛:腹泻严重者多伴腹痛,泻后痛减轻。

(3)出血: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轻者血混在便中,或附于粪便表面。重者可有鲜血下流,以至休克。

(4)里急后重:是直肠炎的主要症状,为本病常见。

(5)消化不良:为非特异性症状,主要有厌食,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嗳气等。

2、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期重型

(1)发热:多数为低、中度发热,偶可见高热寒战。

(2)消瘦:是中、重病人常见症状。与长期腹泻便血,摄入过少,发热消耗有关。

(3)水肿,部分持续发作者,可表现为踝部水肿。与营养不良及低蛋白血症有关。

3、肠道外症状

多见于急性期病人,可有关节疼痛,皮肤上出现结节性红斑、脓皮斑、坏死性丘疹等。此症多见于小儿患者,个别病人还可同时并发虹膜炎等眼部损害及肝脏肿大而致的肝区不适或隐痛等症。

(二)体征:主要有腹部和结肠体征

1、腹部体征:可有压痛,以左下腹多见,并伴肠鸣音亢进。在急性期可有腹肌紧张及腹部胀满。

2、肛门,直肠常有触痛。肛门括约肌张力增高,此系肠道痉挛所致。

3、其他:重症病人体温可能超过38℃,心率大于100次/分,面容黄无光泽或贫血像。

三、结肠炎的危害

由于结肠炎病程长,反复发作,可给机体带来许多危害,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急性结肠扩张:老年人冬季易发作,容易造成结肠缺血坏死、扩张。

2、结肠炎症:可引发慢性腹膜炎,主要见于急性暴发性或有中毒性结肠炎并发症者,也可见于结肠镜检时。

3、大出血:当溃疡侵蚀较大血管时,结肠可有较多出血,以致并发休克,造成生命危险。

4、肛周疾病:常伴有肛裂、痔疮、肛周脓肿、肛瘘等。

5、结肠癌变:多发生在年轻患者,病程愈长危险性愈大,有文献报道25年以上者可达40%。

6、造成结肠狭窄与肠梗阻。

7、贫血:因失血及肝脏病变所致,中重度病人多见。

8、低蛋白血症及肝脏损害:多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也可发生脂肪肝或肝硬化。

9、其他:还可引起关节炎、皮肤粘膜损害及眼损害等。

四、结肠炎的预防

1、避免食用可引起肠道过敏性食物,减少食物过敏引起的肠道变态反应,激惹肠道诱发病情加剧。

2、避免肠道感染性疾病使病情加重。炎症的反复发作是导致结肠息肉、癌变的主要原因。故减少肠道感染是预防结肠炎的重要措施之一。

3、使用抗生素要有指证,结肠炎发作时虽与感染性“炎症”有类同表现,但并非为细菌感染所致。使用抗菌素可致肠道内菌群失调,使结肠炎的病情表现更加混乱而影响诊断、治疗、予后。

4、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紧张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减轻结肠炎症状和促进痊愈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结肠炎治疗进展

最近,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按照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使用三株口服液对12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有关药物进行了对照临床治疗。其临床总有效率很高。且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三株口服液是由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联合发酵并经特殊工艺灭活而成的微生态调节剂。具有调节肠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恢复的功能。并可减少肠原性内毒素吸收和促进肝脏的解毒作用,因此对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国外研究十分注意短链脂肪酸对结肠粘膜的营养作用和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短链脂肪酸是指碳2碳6的直链或支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等。其中以丁酸最重要,丁酸在结肠粘膜上皮吸收代谢,可促进肠上皮增生使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更生,杯状细胞粘液增多,维持结肠以致全肠道粘膜的完整性,使损伤上皮DNA修复。国外已试用丁酸单方或合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动物实验和临床已证明三株口服液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最近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证明,三株口服液上清液中含有较多的丁酸约为正常人结肠内容的四倍。这也可能是三株口服液治疗结肠炎的机理。

另据有关中医文献记载及报道,结肠炎的发生,与脾胃关系密切。此类病人大多有脾虚的存在,长期脾胃虚弱即可转化为脾肾两虚。而三株口服液具有补脾益肾、和胃扶中,通便去积作用,固可通过补脾益肾使全身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提高,从而可从根本上治愈结肠炎。故使用三株口服液治疗结肠炎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